“互联网 + 政务服务”平台综合解决方案
2021/2/1 14:36:00   讯飞智元      关键字:互联网 政务服务 平台 方案      浏览量:
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 20 多年来,存在系统碎片化、业务协同不够、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的办事需求,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部署,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互联网 + 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完善监管机制。
  一、方案概况
  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 20 多年来,存在系统碎片化、业务协同不够、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的办事需求,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部署,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互
  联网 + 政务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完善监管机制。为此,讯飞智元研发“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本方案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 , 实现了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研发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及支撑四个平台有效运行的政务信息资源中心、政务服务基础支撑平台、共享能力开放平台、政务服务应用渠道和配套的业务贯通协同体系、监督考核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建成覆盖全市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入口统一、一网通办的“互联网 + 政务服务”体系,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基本实现部门政务服务系统与市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平台应用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委(社区)四级,形成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协同化,解决群众办事面临的“不好找”“不好问”“不好办”问题、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的“受理难”“审批繁”问题、政府监管人员面临的“监管难”问题,以及数据孤岛和安全隐患问题,让群众办事更便捷、窗口审批更高效、政府监管更有力。
  二、系统架构
  平台整体架构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以政务服务事项的一体化办理为核心,以整合政务服务数据,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为支撑,结合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将平台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网络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服务层、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七部分,可提供地市级、县级、乡级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和反馈,并将代办点延伸,具体架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系统架构图
  1.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安全等硬件基础设施,依托政务云平台进行集约化部署建设。网络方面,政务服务的预审、受理、审批、决定等依托统一电子政务外网,政务服务的咨询、预约、申报、反馈等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
  2. 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基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交换,汇聚政务服务事项库、办件信息库、监管信息共享库、信用信息库等政务服务业务信息库,共享利用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资源库,实现数据资
  源共建共享,共同构成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为政务服务提供统一的数据共享能力支撑。
  3.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是整个平台的业务共享能力中心,其由政务服务基础支撑平台和共享能力开放平台两部分构成,政务服务基础支撑平台既包括电子印章、工作流、电子表单、消息中心等各种通用组件服务,也包括统一用户认证中心、运行监控、支付平台和物流平台等中间支撑系统。共享能力开放平台作为统一对外的能力平台提供统一的服务能力和集成能力。随着业务应用的逐步拓展,应用支撑层也支持其它类型支撑能力的集成接入。
  4.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括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和政务数据分析展示系统和政务服务功能拓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运行管理、电子监察、电子证照管理、政务数据分析展示等功能。
  5. 用户及服务层
  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包括用户注册、办事指南、事项申请、用户互动、办件查询、服务评价等,自然人和法人可通过 PC 电脑、移动终端、智能化政务大厅、自助服务终端、呼叫热线等多种渠道访问。
  6. 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
  包含了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运行的业务规范、政务服务平台技术规范以及管理制度规章等内容。
  7. 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
  包含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和运维保障体系。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核心系统按照不低于三级防护要求建设和防护。
  三、系统功能
  本项目平台主要由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和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四部分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数据互联互通。
  1. 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
  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是政务服务实施机构为公众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入口,公开发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为公众提供场景式在线办事导航,为注册用户提供专属的办事数据存储和应用空间,提供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查询、咨询投诉等相关服务。
  2. 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与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对接,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事项信息等静态信息,通过数据接口实现由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向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单向推送。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动态信息如申请信息、预约信息、咨询信息等,通过数据接口实现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的双向交互 , 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从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获取并向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推送过程和结果信息,考核部门办理情况。
  3. 业务办理系统
  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系统是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进行内部审批的专业系统,分为统建业务办理系统及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合并。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取得申请信息和相关信息后进行业务办理,将办理过程和结果信息推送至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同步告知政务服务管理平台。
  4. 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
  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是为全市政务服务信息资源提供数据共享交换的系统,主要包括政务服务数据共享门户、政务信息目录管理系统和数据交换管理系统,汇聚政务服务事项、电子证照等数据,以及来自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的信息、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受理信息、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办理过程和结果,实现与人口、法人等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共享利用。
  四、创新技术
  1. 采用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面 向 服 务 的 应 用 程 序 开 发(Servicesoriente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SODA)方法,使得系统建设能够在转换到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过程中调整业务流程。
  2. 采用通用互联网页面的 HTML5 技术
  HTML 是专门写网页框架结构的技术,其中HTML5是最新的代码规范,拥有有自己的标签和语法,根据里面的指示还有语法,让图片画面形成可以嵌套程序的一个个结构组合在一起的页面,达到想要的效果。
  3. 开放的数据结构设计能够适应各种
  标准的变化发展数据结构设计的开放性使平台可以不断适应各种标准的变化发展。该平台在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公众法人、社区服务管理相关数据结构的标准体系。
  4. 标准化的数据接口设计和灵活的系
  统接口设计系统基于多层体系架构,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接口设计和灵活的系统接口设计(如WebService 接口)实现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其他系统的资源共享、协同工作。
  5.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
  基于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分词技术,内嵌分词歧义规则库,可有效解决大部分的切分歧义,准确识别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等信息,并提供词性标注功能。通过词义分析、语义分析和语义决策树等自然语言处理分析技术,结合比值加权平方求和、高斯法等数学模型的综合应用和同义词库管理规则,找到海量数据中的信息热点、信息异常,并实现特定信息对象、信息群集的监控和分析。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